【臨床心理師的腦中小劇場】繪本推薦-小鼴鼠的太陽眼鏡

0
572

【原文連結】點我到粉專支持作者 >


對於人類一生至少要看到極光一次的心情,安安很能理解,卻覺得不太公平。怎麼說呢,人類只要存到十萬元,排個十天特休,飛一趟這輩子可能再也不會去第二次的國家,在夜空下抬起頭,張開眼,自拍,然後就可以在遺願清單上的其中一格打勾了。

但這對安安來說卻很奢侈。即使他想去的地方很近,不用花錢,不用向學校請假,只要往上穿過六呎厚的土壤就能做到達。沒錯,他只想站在地表上,抬頭看著陽光,看陽光不用碰運氣,但這件事用錢買不到,只能用視力交換。

這就是身為一隻鼴鼠的宿命。通常在這種時候,他會想起自己的爸爸。


安安他爸是鼴鼠界的傳奇,原本只是個插畫家,專幫課本畫畫,他在安安兩歲時幹了一件驚天動地的事,從此被裝進歷史課本。那天安爸感冒了,吃過午餐回公司的路上,突然一陣暈眩失去方向感,於是鬼使神差地往反方向鑽,沒想到卻一頭衝過禁區,直接冒出地表。時值正午,烈日當空,鼴鼠生存守則第三條寫明了,遇此突發狀況須原地折返,並立即接受眼科醫師檢查。但安爸卻沒有這麼做,他瞇著眼忍著強光,拿起手提袋裡的畫具作畫,事後有人問他原因,他只說:

「我看到了不一樣的世界,但不該只有我看到。」


於是一連兩個月,安爸冒著視力受損的風險,盯著眼前的世界,畫了三十張畫,為的就是幫鼴鼠們留下陽光。對鼴鼠而言,陽光就像世界突然破了洞,偷偷溜進來的傳說。這些畫作被視為鼴鼠界的瑰寶,但安爸並沒有高價販售,而是選擇分享,將每張畫都放進課本。幾個月後,安爸因為遭受強光照射罹患了黃斑部病變,視力迅速衰退,手術也幫不上忙,只能靠氣味判別方位,一年後他誤鑽了農場正在施工的下水道,不幸被沖進大海。從此,「陽光」這兩個字成了家裡的禁語。

這幾年,安安經常想起爸爸,他覺得只要能站在地面,看著爸爸看過的風景,就能感受到爸爸在身邊,但他又不想讓媽媽失望。走著走著,原本要去吃美而美,但一回過神時卻已經站在客廳,而且還不知道是誰家的客廳。他嚇傻了,而眼前有個正在苦笑的傢伙,安安看著自己的身後,不意外,有個安安形狀的大洞。

那傢伙是隻老鼠。

老鼠超級無敵瀟灑,以人類的形象來說,應該就是那種單眼皮,留著波浪捲長髮,下巴有些鬍渣,穿著破牛仔褲的浪子,桌上還會擺一瓶睡前喝的波本威士忌。安安連忙道歉,老鼠聽完他的故事,二話不說,用眼神指示他一起進房,那是他的工作室。原來老鼠專門蒐集古物,牆上掛著琳瑯滿目的銅器,桌上擺滿各種修復工具,他朝著右前方的角落開始翻箱倒櫃,費了一些勁兒才挖出他的目標,

一副太陽眼鏡。


安安這輩子從沒看過這種東西,老鼠驚呆了,走踏大江南北,居然還有人不知道太陽眼鏡。後來想想其實也蠻合理,畢竟鼴鼠一輩子都待在地底,用的是煤油燈,根本沒看過陽光,因此不需要這項產品。老鼠三兩下就把鏡片補上,鏡架校正好,然後拍拍安安的肩,邀他一起再往上走兩層樓。安安怯生生地跟著上樓,那裡有扇門,老鼠幫他戴上眼鏡,然後對他說了句話,聽完後安安點點頭。

「準備好了嗎?跟爸爸一起看風景吧。」

老鼠將大門輕輕往外推,陽光沿著門縫慢慢滑進來,光塵不斷流動,安安看著眼前的世界,不知不覺地哭了。一方面是眼前的世界太遼闊,他一時之間不知道該往哪看,陽光四散,鏡片卻沒有造成任何隔閡,地面上的世界好像用另外一種方式組合起來,跟在地底下用煤油燈照亮的世界截然不同。另一方面是他好像跟爸爸完成了某種交接,爸爸當然不在現場,但他的畫卻穿透了紙張浮在眼前,當他這樣想時,老鼠一手搭在他的肩上,露出跟他一樣滿足的笑容。


回家前,老鼠決定把太陽眼鏡送給安安,安安一度婉拒。老鼠說,我也有自己珍惜的東西,就像籐籃裡的那些玩意兒誰都不准碰,畢竟這房間裡的每樣東西都是我用命換來的,但你比我更需要這副眼鏡,我願意割愛,只是你必須答應我會好好珍惜它。安安搗蒜似地點頭,看著他離去的背影,雖然牆上留了個洞,但老鼠覺得今天還蠻搖滾的。

失蹤了一整天,安安一回到家,面對氣急敗壞的媽媽,不發一語旋即幫她戴上眼鏡,拉著她一股腦兒地往上鑽。安媽突然失去視力,泥土撲面而來,對於兒子的舉動,她一頭霧水卻又不能尖叫,因為一開口就只能吃土。就在安安把她推出地面的那瞬間,她還是本能地閉上眼睛,直到安安輕聲提醒她。她一睜開眼,感到天旋地轉,各種線條、顏色與形狀往四周延伸出去,她不自覺地往前伸出手,彷彿觸碰到了安爸留給他們的禮物,從這一刻起,陽光這個兩字正式解禁。

但這還不夠,安安想起爸爸的畫,他要讓那些畫變成立體的風景,於是他和媽媽決定分享太陽眼鏡。從那天起,一到周末鼴鼠們都會輪流排隊,戴上墨鏡鑽出地表,聽著此起彼落的讚嘆聲,想像每個滿足的神情,他終於明白爸爸和老鼠為何選擇分享,因為最好的回報不是來自對方的感謝,而是能被同樣的心情感染。


我們都體會過分享的好,然而分享有個重要的前提,就是一定要「心甘情願」。也就是說,不受強迫的分享,才能體會到分享的樂趣,了解它帶來的影響與意義。

曾幾何時,分享成了品德教育的頭牌,親職教養的顯學。看到孩子不願讓出手中的玩具,不行,要分享喔!看到孩子爭搶同一件玩具,不行,要分享喔!但是,不想分享會怎麼樣呢?

如果孩子主動去爭搶不屬於自己的玩具,嘗試據為己有,那就要請他讓出,因為這侵犯了他人的權利。但如果是被動地固守自己的玩具,不肯退讓,那會怎樣?不怎麼樣,頂多人際關係不好,但是身為家長的我們擔心他長大後會變成一個邊緣人,因此一定要他嘗試分享。分享慢慢變成指令,不做的話會成為小氣鬼被討厭,爸爸媽媽也會生氣,只好不情願地分享,因為這樣才乖。然而玩玩具的過程卻都在提心吊膽,擔心對方把玩具弄壞,但又不能哭,因為爸媽會說沒關係只是玩具而已,到最後,連自己的玩具都不能開心地玩,只能勉強地玩對方的玩具。


適度分享,確實能為孩子的人生帶來正向的影響,我們可以引導,但不該把它視為度量品德的單位。

以分享玩具為例,我會先做一件事,分清楚這是「私有」的還是「公有」的玩具。若這件玩具是公有的,我不會用分享這個詞彙,而是「輪流」或是「共享」。

既然是共有的資產,輪流玩是一件很合理的事,也是必須養成的觀念。若是在公共場合(例如親子館),孩子長時間霸佔同一件玩具,又不肯分享時,可以為他設定時間,讓他緩衝情緒,因為他可能無法承受玩具要立刻被收回的衝擊,一下子拉不下臉而已。同時也告知正在等待的孩子,請他再稍等一下,但時間到一定要讓他留給下一個人,即便哭鬧也沒關係,可以帶進廁所或其他地方讓他冷靜。

當然,孩子若能在輪流玩的情況下選擇「一起玩」,也就是共享,那就更棒,某種程度上表示孩子的氣質穩定,能穩固地建立人際關係,對此請給予鼓勵,。

若是私有的玩具,把原本屬於自己的東西「分出去」給其他人玩,稱之為「分享」就相對合理一些,但坦白說,這件事並不簡單,尤其是不滿三歲,還處於自我中心的孩子。因此,若孩子還沒超過三歲,請不要勉強他做這件事。分不出去,很多時候代表孩子很珍惜這件物品,其實這是件好事。既然如此,那他為什麼要冒著可能會被玩壞的風險,給其他人玩呢?畢竟對孩子來說,玩具是那麼地重要。

當然,孩子可能高估了玩具損壞的風險,也有可能防衛心較重,又或者單純珍視手中的玩具。無論是哪一項,都不是什麼罪大惡極的事,頂多就是小氣,我們不能要求每個孩子都大方,這是氣質使然,但可以讓他明白,小氣可能會帶來什麼影響。如果可以,讓我們對孩子說幾句話:

親愛的孩子,你並不需要急著學會分享,在那之前,我更希望你先學會珍惜自己的東西,因為唯有這樣做,你才會認識它的好,才會知道誰需要它。至於屬於你自己的東西,你有權利對它做任何處置,但每一種作法都有後果,我會先試著告訴你,如果你緊緊抱著你的玩具,你會玩得很開心,但可能就玩不到其他更多好玩的玩具。如果你還是只想玩自己的,沒關係,這代表它很重要,我們不勉強。

但如果你有一點心動,覺得別人的玩具看起來很好玩,那我們可以試著交換或分享。如果你能好好珍惜對方的玩具,我相信對方也會珍惜,如果你還是擔心,可以提醒他「要好好愛惜喔,這是我很喜歡的玩具,我也會小心玩你的玩具」。


看你的表情,我知道你還是很難取捨要分享哪些玩具,不如我們一起找幾個紙箱進行分類。先把最喜歡的玩具放進一號箱,能把爸爸的照片也放進去最好,他們的地位就像叔叔房間那個玻璃櫃裡的鋼彈與初音公仔,但不包括那幾隻沒穿衣服的蝙蝠俠,那些玩具你可以選擇不外借。覺得可以偶爾分享的玩具放進二號箱,這種玩具有點看心情,可能是因為熱度開始退燒,所以才在一號二號箱之間搖擺,但你是主人,可以自由安排。至於三號箱就是你比較捨得借大家玩的玩具,它有可能比較舊,也有可能看起來都長得很像,或是要一起玩才會好玩的玩具。

不過你要記住,當三號箱裡的玩具越多,你就有機會玩到更多好玩的玩具。玩具壞了可以修,但有時候錯過一次分享,你可能就再也玩不到那些好玩的玩具了。

親愛的家長,請讓我們好好思考一件事,為什麼要讓孩子學會分享?理由當然有很多,但千萬不要是因為大人的面子問題。有些時候,我們會不知道如何在大庭廣眾下,讓緊抱玩具的孩子放開雙手,而這窘境會讓孩子顯得很小氣,甚至讓別人覺得沒家教,我們無法說出:『不好意思,他現在想自己玩玩具,方便等他一下嗎?』旁人看孩子的眼光,變成射向家長的箭矢,因此在那當下我們忽略了孩子的意願,讓分享成了中斷尷尬的按鍵,而不是生活的體驗。


如果是公有的玩具,讓我們幫孩子建立規則,設定底線。如果是私有的玩具,讓我們尊重孩子的意願,讓他明白分享的樂趣,也讓他試著為自己的選項負責。

分享最棒的一點,在於它能夠帶來另一個人的笑容,最後兌換成兩個人的笑容。但若分享是用一個人的眼淚,來換取另一個人的笑容,那就是一門虧本生意,賠上的是孩子對家長的信賴。

Subscribe
Notify of
guest

0 Comments
內嵌回覆
瀏覽所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