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推薦▸我比別人更認真:刻意練習讓自己發光

借不到《刻意練習》嗎? 先讀這本書過過乾癮吧!

自從網路上的某知識型youtuber介紹了《刻意練習》這本書後,圖書館的預約就人滿為患,畢竟大家都很想知道卓越者的成功秘密。於是我要說,今年早些時候這本書還沒大熱,我洞燭機先的預約了…那時候等待人數只有1人,於是我等阿等阿,終於收到了預約書到館通知,卻因為生活瑣事的接連來襲而忘了拿,等回過神的時候,等待人數就變成下面這樣了。

台灣人,真的很愛一窩蜂呢,連閱讀也不例外!

就在我悔恨交加的時候,發現了這一本孤零零的躺在搜尋欄裡面,就是我今天想要分享的這一本《我比別人更認真:刻意練習讓自己發光》,比對這本和《刻意練習》的大綱,發現許多概念都有重複,於是心癢難耐的我就把它當作替代品的借來讀完了。(如果書有感受的話,一定會覺得很傷心

咳咳咳,我只是想說,如果你最近手頭有點緊,沒有購書的預算,又不想排長長的預約人龍,可以先借這一本來過過乾癮,這樣一來由於兩者概念相似,之後讀《刻意練習》就會輕鬆不少。


我比別人更認真:刻意練習讓自己發光

Talent is overrated
What Really Separates World-Class Performers From Everybody Else

作者/ Geoff Colvin
譯者/ 周宜芳
出版/ 天下遠見

這本書的原文書名寫得更為直接:天賦是被高估的真正使人出類拔萃的不是天份,而是刻意練習。書中舉了大大小小林林總總近八十個例子,就是要證明這個論點,剛開始我有點不置可否,因為別人的偉大事蹟畢竟還是別人的,你無法知道對方在成就自我時,是不是真的如書中所寫,直到我讀完這本書,在附錄業看到厚厚的參考資料,書中的每一個例子都有研究資料參考來源!才讓我又重新審視這些偉大事蹟的參考價值。(當然你也可以質疑附錄資料的真實性,這確實值得考究

先開個玩笑,書中的例子之多,讓我懷疑是否去掉那些佐證參考之後,它會從一本三百頁的書,變成一本薄薄的「小冊子」,然後取名:刻意練習指南。如果讀者有相信作者觀點的信心,其實可以在讀到這些龐雜例子時快速翻閱,很快就可以抓住整本書的重點。


✦ 天生就不是這塊料? 不要再找藉口了

你是不是曾在努力時遭逢挫折,安慰自己天生就不是這塊料? 「沒有天分」這四個字無論是從指導者或自己口中說出來,都澆熄了許多人初始的熱情,然後從此就困在半吊子的努力當中,然而本書告訴我們:天賦其實沒那麼重要。p.43

書中指出,就算「神童」上過三堂音樂課就彈出其他小朋友要六個月才能練好的的曲目,這也不代表什麼,因為你不能確定神童在上第一堂鋼琴課之前,或在三堂課之間做了什麼努力,才使得他在短期內產生超乎預期的表現。這也是為什麼社會上會有許多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的例子,根據研究,許多真正卓越者早期並沒有顯現出特定天賦,也就是說即使天賦真的存在,也不具備關鍵影響力。p.51

✦ 卓越不是來自經驗

卓越之所以不是來自經驗,是因為如果將同樣的方法死板地使用15年,那就會造就其實能力不怎麼樣的資深人士。那是來自於哪裡呢? 難道是智商嗎? 書中給智商成就論來了個迎頭痛擊,他說在初次嘗試新工作時,高智商者的表現也許會優於較低智商者,但隨著工作時間增加、工作愈加熟練,績效與智商的關係也隨之減弱,終至消失。p.80 智商確實能讓人在剛開始做事時更如魚得水,但在個人成就裡,智商也不是扮演關鍵角色,這推翻了聰明=光明未來的刻板印象。

書中指出,卓越正正就是來自於刻意練習,使用正確方法下苦功的人,練習的時數越多,其成就越斐然。有關刻意練習的內容,稍後提及。

✦ 刻意練習的方法

為精通特定領域投注大量心力,走出舒適圈並尋求更高階指導 。p223

  • 經過設計的練習

    一個目標起碼在初期是少不了老師的,如此才能設計出最適合個人的練習方式p109,如果在對某領域夠了解的話,也可以為自己設定練習目標,總之,不要憑感覺隨便練,那沒有用或是效用很低專業的旁觀者可也以用客觀的角度指正學習者的缺失。

  • 練習目標必須具體

    刻意練習需要針對自己的程度,找出定義精準的待改善項目,然後認真實行,一直到進步為止。p111所以假設我想要畫得更好,我就不能給自己設定「畫得更好」這種攏統的目標,「畫出10條穩定的直線」或「調出10種不同的紅色」就顯得更為具體,既然要練習,應該避免設定連自己都不知道從何進行的目標。

  • 嚴禁太快: 待在學習圈

    眾所周知的三個同心圓是由提區(Noel Tichy)所提出:最裡面是舒適圈,在舒適圈裡頭如魚得水,一切都在掌控之中,但也了無新意;中間的圈是學習圈,在這裡會感受到挑戰但仍能夠克服;最外圍是恐慌圈,這裡發生了什麼事通通不曉得,因為太可怕了。必須要記得,只有在學習圈裡的活動才能帶來進步,如果你覺得某個活動完全超出自己的掌控,讓你毫無頭緒、一頭霧水,或許是時候重新評估,看看是否漏了什麼前置作業。這一切發生的太快了!(吶喊

  • 刻意練習要能反覆操作

    別誤會,這並不是指單純機械式的重複,而是一個反覆練習直到熟練的過程,在每一次的練習中,你會將原本差強人意的部分練到滿意,再繼續下一個原本不怎麼滿意的項目。這裡提到一個問題: 反覆操作是否會流於僵化? 這就要討論刻意練習的運作原理,它並不是一套使人便宜行事的SOP,而是訓練人體更為敏銳的過程。卓越者之所以表現較佳,是因為他們培養了對事物更敏捷、更優越的理解力。p.137

  • 從旁觀者角度觀察自己

    在練習或實作當中,卓越者懂得從第三者的角度來觀察自己的心智活動,隨時自問狀況如何,研究人員稱此為「後設認知」(meta-cognition)。在一場談判中,他們可以隨時抽離並問自己:這種情況在考驗我什麼能力? 我可以試試其它辦法嗎? 我現在不會在生氣吧? 如果我是對方,會想要了解什麼呢? 透過這種自我觀察,可以在工作中一邊作事一邊練習p.177

  • 建立心智模型

    什麼是心智模型? 就是針對自己的領域深化知識,直到了解該領域如何運作,並在腦中形成系統化的知識架構,任何時候發生了什麼事,其他人可能對一閃而過的細節毫無知覺,你卻可以知道該事件在整個架構中佔據什麼樣的位置,以便能更快更精準地做出回應。
    這就像即使你今天沒有購物的打算,仍然到有興趣的店裡繞繞一樣,撇除衝動購物的風險之外,你能夠使腦中的資源資料庫更廣博,這樣一來,當需要特定物品時,馬上就知道哪裡可以用較划算的價格取得,即使是網路購物,也可以應用這個原理。(不要再為亂買東西找理由了
    心智模型的厲害之處,就是能讓你預測下一步會發生的事。p.183沒有什麼神秘力量,純粹是廣博的知識使然。要達到卓越並因應如今快速發展的社會,你必須不斷擴展和修改自己的心智模型,如何達到? 就是不斷充實自我,沒有其他辦法了。(兩手一攤

✦ 刻意練習很無聊但超有用,有點痛苦就對了

你以為刻意練習就是一天撥出兩個小時快樂的練習嗎? 第一,刻意練習必須專心致志,這種高質量的專注通常無法維持太久,一次90分鐘已是極限。第二,如果在練習時感到很輕鬆愉悅,那代表你可能還待在舒適圈裡。刻意練習是不斷尋找自己不擅長的事,分析自身活動,找出能提升能力的關鍵,再反覆的練習。p116 一直重複不太會的事,可能會表現得很笨,導致過程看起來既無聊又愚蠢,就是這麼令人沮喪。

我們都知道面對不熟悉的事物時,內心會感到抗拒,也許是害怕自己無法接受失敗,也許是怕目前的美好就此破滅,無論如何,如果想要進步的話,就必須咬牙睜開眼睛,觀察或請他人指正自己的缺失,這都不會是相當舒服的經驗,卻是成長的必經之路。所以如果你正在努力並感受到痛苦,別害怕,試著評估看看,或許這就是能幫助你提升的方法。

✦ 熱情才不是說有就有呢!

你是不是常常覺得疑惑,問剛起步的自己到底有沒有發展某事的熱情? 然後悲催的答案是「…有是有啦,但我也不確定那是不是熱情」沒有錯,這就是現實,堅忍不拔的熱情是漸次發展而成,並非一開始就全盤到位。p.287 剛開始可能是一些外部因素,例如家長或老師逼迫,可是在自己不斷練習的過程中,如果全神貫注進入了「神迷」狀態,逐漸就會培養出自我驅策力,這種內部動因才是長久熱情的源頭。也就是說,如果你的朋友某天向你大叫:「我突然充滿了熱情!」別傻了那是激情,試著澆一盆冷水看看,保證很快就會熄滅了。真壞:))

  • 神迷狀態(Flow)

    其實更常見的說法應該是「心流」,當人完全沉浸在一項工作時,會無視外界一切甚至是生理需求,察覺不到時間的存在,這是當處在學習圈中,挑戰與解決能力之間達成平衡時會出現的狀態。當處在心流狀態時,當事人會獲得極大的喜樂及成就感。雖然刻意練習本質上沒有樂趣可言,但神迷狀態可以讓人著迷在這種「愉悅的痛苦」當中,這是培養長久熱情的重要關鍵。p.269

除了熱情不是說有就有,創意也是如此,常聽人言書讀太多很容易被侷限,但書中舉了許多例子,創新高度倚賴過去,它是一顆果實,在最成熟時,等待精通這個領域的人摘取。p.227 如果覺得常常被固有知識給限制住了,可能就是因為瞭解還不夠多。想要人生充滿創意? 先多充實點知識吧!

✦ 啟動乘數效應,讓小確幸越滾越大

乘數效應的概念: 在某了領域的一個極小優勢,能引爆一連串產生更大優勢的事件。p.281 這裡的小確幸可不是說午後的一杯香醇咖啡,而是經驗微成功的小小滿足感,用更簡單的說法來講,就是寧為雞首,不為牛後,環境很重要!

記得小時候在班上只要稍微努力就能取得老師稱讚的滿足感嗎? 這種小小的滿足感是為外部動因,但它可以輔助自我驅策力,讓人向上發展到更好的環境,而更優良的環境也反過來進一步提升能力。p.282在任何年齡,鶴立雞群都是培養自我驅策力的好辦法,它能讓你獲得讚美,滋養一開始那小小的熱情。

✦ 孩子的學習不能等?

既然刻意練習時數越長,往後的成就越好,是不是代表從小開始培養是最好的辦法? 是的,家庭環境的刻意培養能讓孩子大幅領先其他同齡人,其實也就是時間和資源的分配,再也沒有一個時期可以像孩童或青少年時期一樣擁有充裕的時間、良好的健康狀態、無經濟負擔等後顧之憂,這個時期是刻意練習的大好時機。除了時間與資源的客觀因素,人類也一直在進步,舉例來說,過去可能只要投注10年心力就可以成為頂尖人士,現在卻因為過去的成果的加持,孩子必須學習比以往一切要多的知識才有可能變成大師,要達到卓越,提早確立志向的確是個好選擇。

有關於教育孩子,你可能會煩惱,有那麼多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的例子,培養神童真的好嗎? 嘿,刻意練習從來就不是為了培養神童,是為了養成內在驅動力,所以家長們要做的,不僅僅是讚美好棒好棒,還必須督促孩子撐過無趣的練習,讓他們在撞牆期時還能夠堅持下去,直到他們培養出自己的動力。

✦ 你相信自己嗎?

不曉得讀完孩子的學習不能等的你,是否會感到很沮喪,因為自己似乎錯過了學習的黃金期? 唉呀唉呀,這可不是這本書的初衷,刻意練習除了能增強個人能力,還能預防老化,根本就是心智界的SK-II。 書中提到,近期研究顯示,只要情況需要,人類大腦新增神經元的能力一直到老年都不是問題,而大腦的可塑性也不會隨年齡增長而停頓。p.260 即使無法避免生理上的老化,你還是可以做一個神經敏銳的智慧老人,跟沒有經過自我督促同齡人相比,差距只會日漸明顯。

最後,你相信自己嗎? 以下直接摘取本書的最終章最後一段,它講得太好了,深深的撫慰了我的心靈,增減都顯得多餘:

如果你相信自己的表現永遠受制於缺乏的內在天賦,或是缺乏你認為某個層次必要的一般能力,那你壓根不可能去努力。

這就是為什麼信念是宿命的限制。每位卓越者一路上都會遭遇艱困。無一例外。如果你相信,只要做得對,就能克服問題,那你至少有機會再接再厲,更上一層樓。但若視挫敗為自己缺乏必要天賦的證據,這些人就會放棄: 以他們的信念而言,放棄相當合乎邏輯,而他們也永遠無法達到原本可能實現的成就。

現實的證據裡找不到卓越之路的輕鬆保證行程。證據顯示,要出類拔萃代價出奇高昂。也就難怪,為什麼只有少數人選則為此付出代價。但證據也顯示,了解少數人達致卓越的原因,有助於一般人自我提升。最重要的是,這些證據鏗鏘有力的傳達出一項解放人心的訊息:

卓越之路不是保留給少數命定幸運兒的特權,它是你、也是人人都能走的路。p.289-290

 


是的,在刻意練習的方法著墨了許多,它終究是工具,最根本的還是動機只有來自於內心的呼喚,可以做為長期目標的燃料。「要聽自己內心的聲音」,這是老生常談了,但又有幾個人能真的做到?你能確定目前在進行的目標,不是為了回應某人的期待嗎?沒有那麼一滴滴是為了不要被看不起或被懲罰嗎?這些動機的燃料轉換率有多少,相信自己都知道。根據書中的觀點,當你是自我驅動的時候,根本就不會想那麼多!

非常慚愧的說,替人生安排未來的十年卓越計畫? 我是徹頭徹尾的懷疑自己,所以我總是羨慕著,或在腦中幻想這些擁有堅強信念的人,過的到底是什麼樣的生活,他們的心是否數十年如一日的穩定,面對挫折時,他們會怎麼表現?這本書提供了我這樣迷惘的人一個想像的機會,如果你也時常懷疑自己,推薦給你:) 我想了想過去和現在每次碰到新事物時的心情,那種自己給自己的威逼利誘,從剛開始的抗拒到後來的投入,最後總是帶出令人難忘的回憶,所以我決定無論現在看起來有多笨拙,只有一件事不要放棄,就是活到老,學到老……欸? 這超難的好嗎XD

 

Lavelin
Lavelin
文章: 48
Subscribe
Notify of
guest

0 Comments
Newest
Oldest Most Voted
內嵌回覆
瀏覽所有留言